浪潮HF5000G5是一款可同時提供NAS和SAN應用的企業級中端全閃存儲系統,采用全新的NVMe架構,全閃優化算法及智能Inview管理平臺,帶來更低時延、更高性能、更強彈性擴展能力和更簡化管理。企業如需訂購或者詢價,請咨詢河北浪潮存儲經銷商電話。
一、產品概況
浪潮HF5000G5是一款可同時提供NAS和SAN應用的企業級中端全閃存儲系統,采用全新的NVMe架構,全閃優化算法及智能Inview管理平臺,帶來更低時延、更高性能、更強彈性擴展能力和更簡化管理。企業如需訂購或者詢價,請咨詢河北浪潮存儲經銷商電話。
HF5000G5在性能、功能、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進行了優化設計,很好的滿足了大中型數據庫OLTP/OLAP、虛擬化、文件共享等各種應用下的數據存儲、容災、雙活、備份等需求。
二、應用范圍
浪潮全閃存儲HF5000G5廣泛適用于金融、通信、能源、媒資、醫療、教育、SMB等行業。
三、功能特性
1、存儲無限,快速流暢
隨著互聯網、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各行業的不斷滲透,企業對于數據實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,閃存陣列憑借其性能和穩定成為企業存儲加速的不二選擇。HF5000G5中端全閃存儲具備NVMe架構、智能全閃優化算法和強大的彈性擴展能力,可為企業提供高性能的存儲服務。
(1)全新NVMe架構:HF5000G5支持NVMe全閃架構。NVMe是一個擴展的主控制器芯片接口標準,主要為企業、數據中心及客戶端系統中使用PCIe接口的固態存儲器設計,可發揮閃存的性能。另外,NVMe架構直接通過PCIe總線和主機連接,減少IO調度,縮短IO路徑,為低延遲提供了保障。同時隊列深度高達64K,輕松應對高并發應用。采用全新NVMe架構的HF5000G5,時延低至0.1ms,可為客戶帶來快速流暢的存儲服務。
(2)Scale-Out架構:浪潮HF5000全閃存儲支持在線橫向擴展,支持16控制器,TB級緩存,使客戶的存儲資源成倍增長,性能線性提升,輕松滿足客戶業務不斷變化的需求。
(3)智能的全閃優化算法:HF5000G5采用全新的全閃優化算法,當數據寫入時,依次進行數據壓縮、分條聚合、數據整體下刷等操作,有效減少SSD寫放大;并且系統采用磨損均衡、反磨損均衡技術,保證SSD的平均使用壽命。同時,系統支持全局垃圾回收技術和Trim指令,降低盤內無效數據的搬遷,延長SSD使用壽命,從而提升系統性能。
(4)支持Optane:HF5000G5支持Intel Optane硬盤,Optane硬盤采用NVMe接口協議和SCM介質相結合,消除NAND flash順序寫入和寫前擦除的約束,降低訪問時延至0.02ms,大幅度提升硬盤的訪問速度和使用壽命。HF5000G5搭載Optane硬盤,性能較SAS全閃提升70%,可為用戶提供性能加速的存儲服務。
(5)智能數據縮減芯片:浪潮HF5000G5通過內置數據縮減芯片的方式實現數據的重刪和壓縮,單控配置2個數據縮減引擎,不占用CPU資源,相較之前硬壓縮的方式性能提升30%。同時,數據縮減比可達5:1,可以大幅度提高存儲密度,降低存儲成本。
2、用享可靠,時刻在線
浪潮HF5000G5采用Active-Active架構、關鍵部件全冗余設計,同時再配合遠程復制、雙活、兩地三中心等高可靠數據保護方案,使存儲達到6個9可靠性,保障業務的7*24H不間斷運行。
(1)Active-Active架構:浪潮HF5000G5全閃存儲采用了Active-Active存儲架構,雙控間使用PCIe進行緩存鏡像,卷無歸屬概念,IO由多個控制器共同處理,實現控制器間的負載均衡,消除控制器的性能瓶頸,提高系統的可用性。當任意控制器發生故障時,其他控制器都可正常接管業務,保障業務的連續性。
(2)高可靠的硬件冗余架構:HF5000G5采用全模塊化冗余架構,主要部件無單點故障;采用無源背板,提高系統可靠性;支持在線硬件擴容,在線固件升級,在線系統維護,并支持異常掉電數據保護;結合多種數據保護的解決方案,實現RPO=0,RTO=0,保障6個9的可靠性。
(3)安全可靠的免網關雙活方案:當前關鍵業務不僅對性能要求越來越高,對業務連續性也提出了挑戰。浪潮HF5000G5無需借助雙活網關,采用成熟的雙活技術來保障業務的連續性和應用的高可用性,支持Active-Active模式雙活架構,主機端的LUN多路徑為全Active狀態;實現RPO=0,RTO=0。當其中任何一臺存儲發生災難時,HF5000G5將會利用完善的仲裁機制以及自動的切換機制,使另外一臺存儲不中斷的提供連續的業務訪問服務。支持基于IP鏈路的仲裁服務器和基于FC鏈路的外部仲裁存儲,一個雙活集群能支持不少于4個仲裁;且在雙活方案基礎上,可輕松擴展為兩地三中心方案,實現不同數據中心之間的高可用,為數據提供更多一層的保障。在不加額外網關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和其他型號存儲組成雙活陣列,要求支持VMWare、Windows Server、MS Hyper-V和Oracle RAC等。
3、智能管理,輕松運維
浪潮研發了專門的智能管理軟件Inview,可統一管理所有的浪潮存儲資源,而且還可以實現系統狀態的監控、定時密集快照保護及容災方案的輕松部署。同時通過HF5000G5的異構虛擬化功能,可統一管理其他外部存儲資源。二者結合,實現內外部存儲資源的統一管理,大大簡化運維過程,降低客戶的TCO。
(1)智能Inview管理平臺: Inview可以無縫支持浪潮AS2000G2系列、AS5000G2系列、AS5000G5系列、HF5000G5系列、HF6000G5系列及AS13000軟件定義存儲系列,在同一管理界面即可實現對以上全部平臺的信息展現、統一管理和監控多個集群的狀態變化、容量使用情況、性能統計、告警信息等。更為重要的是,Inview可以提供定時密集快照保護、可以支持多副本復制,輕松構建跨設備容災,為數據安全更添一層保障。
(2)智能精簡:存儲資源的分配不再受存儲物理空間大小的限制,可實現按需分配,降低初期成本投入,大幅度提高存儲資源利用率。配置全容量許可精簡功能,實現存儲空間超分配,精簡粒度32k、64k、128k、256k可調節,支持創建單個卷256TB,后續擴容無需額外購買許可。
4、云載DC,一步到位
浪潮HF5000G5支持智能云分層功能,可支持公有云、混合云和私有云等多種云的對接,可提供云緩存,云容災,云備份等功能,有效保障數據安全,助力企業加速上云。
(1)智能云分層:業內獨有的云分層技術,可支持多種云的對接,如AWS、Azure、浪潮云、阿里云及Openstack等。HF5000G5具備獨特的混合云存儲能力,提供云緩存,云容災,云備份等功能,無需購買備份軟件即可實現數據到云端的備份,降低備份復雜程度,有效保護客戶的數據安全。將云存儲的高性價比和可擴展性與本地數據中心架構相結合,幫助客戶輕松實現數據在本地數據中心和公有云之間的無縫流動。
四、技術規格
名稱 |
HF5000G5 |
||
規格 |
MN25 |
HS25 |
MS25 |
控制器 |
2-16 |
||
控制柜 |
2U25 |
||
處理器 |
多核 |
||
擴展柜 |
2U25 |
||
系統IO插槽 |
6-48 |
||
前端端口類型 |
16/32Gb FC、1/10/25/40/100GEthernet |
||
支持的存儲協議 |
FC、iSCSI、NFS、CIFS、HTTP、FTP |
||
系統緩存 |
256GB~8TB |
256GB~8TB |
128GB-2TB |
硬盤類型 |
Optane NVMe SSD SAS SSD |
SAS SSD |
SAS SSD |
硬盤數量 |
1500-12000 |
1400-11200 |
1200-9600 |
lun數量 |
65536 |
||
系統后端端口類型 |
PCIe、SAS3.0 |
SAS3.0 |
SAS3.0 |
RAID 級別 |
0,1,5,6,10,50,60,容忍三盤失效,Inraid |
||
資源效率提升 |
智能精簡(InThin) 智能虛擬化RAID(InRAID) 智能數據遷移(InMigration) 智能在線壓縮(InCompression) 智能分層(InTier) 智能卷轉換(InTune) 智能異構虛擬化(InVirtualization) 智能文件服務(InFileService) 智能在線重刪(InDedupe) 智能多租戶(InMulti-tenant) |
||
數據保護軟件 |
智能快照(InSnapShot) 智能克?。↖nClone) 智能卷備份(InBackup) 智能卷鏡像(InVdiskMirror) 智能遠程復制(InRemoteCopy) 智能雙活(InMetro) 智能云分層(InCloudTier) 智能加密(InEncryption) 智能數據銷毀(InErase) |
||
關鍵業務保障 |
智能服務保障(InQoS) 智能自動緩存分區(InAutoPartition) |
||
虛擬化特性 |
異構虛擬化:支持95%以上的型號,實現統一管理 RAID虛擬化:塊級虛擬化技術,系統均衡,無熱點盤 虛擬化系統支持:業內主流虛擬化技術支持,包括智能感知插件,比如VAAI,VVOL,VASA,Vcenter集成等 |
||
機箱mm W*D*H (D為裝入機架內的長度) |
446*620.35*87.8 |
||
重量Kg(不帶SSD) |
26 |
||
功率 (AC200-240V) |
NVMe控制柜:1200W SAS控制柜:850W 擴展柜:750W |
||
電源輸入電壓 |
100-240V 交流 160~340V 直流 |
||
儲存溫度 |
-40℃~55℃(無BBU情況下) |
||
工作濕度 |
10%~90% |
||
工作溫度 |
海拔在-60~+1800m時,溫度0~35℃;海拔1800m~3000m時,海拔每升高220m,工作環境溫度降低1℃。 |